一处失信 处处受限

人民法院基本解决执行难 第三方评估指标体系
为了保证评估工作的客观、公正,最高人民法院决定引入第三方评估机制,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牵头,协调中国法学会、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中国人民大学诉讼制度及司法改革研究中心,以及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13家新闻媒体,并邀请15位知名学者作为特聘专家,共同参加评估工作。该体系共设计了230多个具体指标,对全国四级法院执行工作进行全面考核。
旗帜
“总对总”网络查控系统
2014年开始,最高人民法院大力推进网络执行查控系统建设,与掌握财产信息的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等进行网络连接,统一技术标准,实现数据共享,直接通过网络查找财产。目前,该系统已经与3500多家银行、公安部、交通运输部、工商总局、人民银行等单位实现联网,可以查询被执行人全国范围内的开户行信息、存款信息、车辆信息、出入境证件信息、船舶信息等,基本实现对主要财产形式的“一网打尽”。
信用惩戒
★建立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库
★推动联合信用惩戒
★惩治虚假诉讼
数 说
截至2017年9月30日,最高人民法院官网已向社会公众发布失信被执行人信息861万例。有关部门共限制失信被执行人乘坐列车327万人次、乘坐飞机842万人次。仅中国工商银行一家就拒绝失信被执行人申请贷款、办理信用卡126.2万余次,涉及资金达到98.78亿元。
信息化建设
◆建成网络执行查控体系 ◆建立执行指挥中心 ◆建设执行信息公开平台截至2017年9月30日,全国法院共利用网络执行查控系统对2764万余件案件提供查询冻结服务,共冻结资金1515亿元,查询到车辆2662万辆。
数 说
截至2017 年9 月30 日,全国法院共利用网络执行查控系统对2764 万余件案件提供查询冻结服务,共冻结资金1515 亿元,查询到车辆2662 万辆。
专项行动
●开展涉民生集中执行行动
●开展涉党政机关执行积案专项清理行动
●开展执行案件底数专项清理行动
●开展打击拒执罪联合专项行动
权力规范
▲规范执行职权配置
▲完善司法解释体系
▲健全案件流程管理
▲强化异地执行协作
▲规范申诉信访处置
▲拓宽执行监督渠道
体制机制创新
■稳妥推进执行分权改革试点
■积极推行网络司法拍卖
■创新财产发现机制
■探索财产保全责任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