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我心里一直深藏着一个愿望,就是当个风光摄影师,毕竟看了这么多国家地理的纪录片、翻过好多年的杂志,对那些背着器材上山下海,看起来无比洒脱的摄影师总是心生向往。即使现在成为了曼食的商业巨子,我也依旧在寻找机会。

终于在刚过去...也就一个月的十一长假,我给自己安排了一次历时8天的青海之旅。在天高水阔、地广人稀的大青海,过足了风光老法师的瘾。
风光摄影师姿势非常到位
而且这次我还带上了无人机,这个新玩具为我记录了不少令人惊叹的景色,我把它们剪成了一部酷炫大片,请大家全屏观看~
由于是8+1天的行程,因此青海游记含有超多的文字和照片,请大家连上wifi、选择舒服的姿势,开始安心阅读吧~
出行准备
小伙伴们如果是第一次前往青海、西藏等高海拔地区,可以选择在夏季出行。因为夏季高海拔的地区含氧量较高,高原反应相对没有冬季那么厉害。而且夏季温度也比较适宜,像我这次十月初的夜里已经冷到瑟瑟发抖,裹上了羽绒服。
高原上紫外线也很厉害,记得做好防晒哦
有些景点的海拔比较高,随之而来的高原反应会加重,建议小伙伴们量力而行。体质弱的话,切记出门前小心避免着凉感冒,备一些能够抵抗高反的药品。
行程总览

之所以会有这次青海之行,其实是之前经朋友介绍认识了【壹路旅行】,这是一家专门开发设计定制自驾游路线的工作室,创始人陈磊是个热爱自驾游的北京汉子,娶了个青海姑娘后就爱上了风光辽阔的大西北,后来夫妻俩一起创立了【壹路旅行】。
这次我们的行程就是磊哥帮我规划的,主要集中在青海省的东部和北部,当地人简称“海东”和“海北”(此时海南打了个喷嚏)。总结一下基本上是以青海湖为中心,方圆100公里地转了一圈儿。
我个人感觉这一趟行程下来,深层浸入式地感受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加之避开了人从众的网红景点,整个旅行体验非常好。这一路上吃的东西,基本上也都是比较接地气local的那种,也是别有一番风味。
DAY 0
青海的整个行程其实是以兰州为起点和终点,因此我从上海飞往兰州的这一天暂且算作DAY0吧。白天收拾好了行李,搭乘下午的飞机,3小时后到达兰州。
兰州,甘肃省的省会,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自汉至唐、宋时期,随着丝绸之路的开通,出现了丝绸西去、天马东来的盛况。如今的兰州,依旧是西北地区重要的交通大枢纽。
兰州这个城市非常神奇,它东西长、南北窄,居住着数十个少数民族。到达兰州的时候已经是晚上,肚子有些饿了,就跑去兰州的回民街吃小吃、撸烤串,感受当地的特色美食。




这边能够看到各种形态的饼,有馕、油饼、青稞饼等等,搭配各种牛肉羊肉,吃起来有一种原始的豪放。
DAY 1

兰州→西宁
车程200km
第一天睡饱了之后便正式启程,由磊哥开车带领我们前往西宁,一路上作为见习风光摄影师的我,内心无比激动。三个多小时的车程里,几乎全程望着窗外。
西宁:青海省的省会,是青藏高原的东方门户,古“丝绸之路”南路和“唐蕃古道”的必经之地。西宁被称为中国夏都,是青海旅游集散地,也是青藏线的起点,进藏的门户。
虽然这时候已经开始攀升海拔了,但处于新鲜激动心情的我,还一点感觉都没有。下午绕道海东去参观夏琼寺时,只觉得山路湿滑下着小雨有点冷,并没有其它不适感出现。

夏琼寺作为藏传佛教格鲁派,是湟北四大名寺之一,因所处山峰形如大鹏,得名“夏琼”(藏语意为“鹏鸟”)。

寺中的宗喀巴大师鎏金铜像,大约有十几米高,由信徒民众捐赠铸造。铜像铸成后,捐赠者的名单也皆记录在夏琼寺中,以记功德。
寺中有一只超可爱的狗狗,一直跟着我们跑前跑后
和名气很大的塔尔寺比,夏琼寺是个不太知名的冷门景点,却是本地人礼佛的圣地。而最吸引我的,则是站在山顶上能看到脚下的“九曲黄河”。
远处那盘旋婉转的就是黄河
离开夏琼寺后,我们一行人直奔西宁,毕竟当晚有藏式欢迎晚宴,美食博主的我怎么能没有活力呢。
大块吃肉大碗喝酒的旅程就此拉开序幕
有甜甜香味的青稞饼
其貌不扬的油饼,但是非常香,是桌上最受欢迎的主食
当晚我最喜欢的菜色:灌入豆面炸过的羊肠,焦香四溢
DAY 2

西宁→拉脊山→龙羊峡→共和
车程180km
第一天虽然没什么高原反应出现,但我之前在四川黄龙有过比较严重的高反,小心起见,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都保证自己有充足的睡眠,这样才有足够的体力。第二天早餐后从西宁出发,向南翻越拉脊山,我们来到了拉脊山巅的宗喀拉则。

海拔4188米的宗喀拉则,藏语中意为“山顶上的神宫”,其入口的石碑上刻有“众山之宗,万神之殿”。

任何照片都无法这样完全展现这样一座山神庙宇,只有亲眼所见之后才能领略到它的宏伟。
参观完宗喀拉则后,附近小摊上随意吃了些东西,烤饼、烤土豆、烤红薯这些热气腾腾又很管饱的,非常受欢迎。


翻越拉脊山的这一路上我开始有点不舒服的感觉了,主要是海拔真的有些高。毕竟拉脊山平均海拔约3500米,这时候我开始有些隐隐的头痛,磊哥说不用太担心,叫我吃片止疼药观察下。

拉脊山其实也是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的分界,而行驶到龙羊峡附近时,视野非常开阔,目光所及之处都是黄色沙石。
一望无际的黄沙,天高云阔,心情大好
感觉这里好适合拍时尚大片~

于是我兴奋地拿出了新买的无人机,在这里就可以放飞无人机放飞自我啦!给大家看看无人机拍摄的风光大片。
这里是共和县附近的一个沙漠。
远处一棵孤独的树
其实这里的树都只有巴掌大
来到仅次于三峡水库的龙羊峡水库,我惊讶地发现黄河在这里其实是那种很微妙的蓝绿色,站在岸上平视是蓝色,而无人机俯拍却是绿色,且清澈见底。

晚上的时候到达共和县,这是青海当地人口较多、经济也比较发达的一个县。当天的晚餐吃到了龙羊峡三文鱼,就是龙羊峡水库中养殖的淡水虹鳟鱼。

餐厅的菜色比较丰富,服务员上鱼的时候不好意思地说,三文鱼不小心烤糊了点,看着上菜小哥淳朴的脸,我们都哈哈哈哈哈了~ 虽然底部有点焦,上面的肉还是很香哒。

油饼和面片汤,都是本地常见的好吃面食
吃饱喝足后,我们在共和当地的宾馆住下休息,并且从那天晚上之后,我们的队伍里多了一个新成员。
DAY 3

共和→青海湖→都兰
车程330km
第三天我从共和出发,一路继续向西。磊哥带回来的这只小猫,就一直趴在前挡风玻璃内侧,晒着太阳。昨晚磊哥回酒店的路上,这只小猫不知从哪儿窜出来,一路跟着他走了将近2公里,回到酒店后也是一直粘着他不愿离开。于是我们一致同意,就带它一起上路啦~

这位新成员对我们每个人都非常友好,趴久了之后,会活动一下身体,跑到每个人身边,轮流宠幸我们。

此时我的高反变得更严重了点,太阳穴一直突突地疼,稍微动一动就上气不接下气。不过,在洛河垭口看到了震撼的青海湖全景,本风光摄影师立马就精神了。



青海湖无愧为“青藏高原的蓝宝石”,同行的磊哥表示,其实一年之中能看到这么美的镜面青海湖,机会也极少,我算是撞大运了。
青海湖边的秋千,非常浪漫了
端着相机停不下来
环湖朝圣:游览青海湖时常能看到当地环湖朝圣的的藏民,一路顺时针步行,手上不停转着经轮,走完环湖的三百多公里。现在每年也有环青海湖的自行车赛,是骑行爱好者的“朝圣”。
相比之下,作为网红景点的“天空之境”茶卡盐湖,就显得有些令人失望。那里不仅人多到可怕,还正赶上刮着大风,和网上的照片比简直判若两湖。

跟随着潮水般涌动的人群,乘了个网红盐湖小火车。

我到达盐湖的时候大约是下午4点,四处游览后,七点时太阳就快下山了。此时落日余晖照映在湖面上,霞光粼粼,倒也是一番美景。


到达都兰县,晚餐是炕锅羊肉,有肉有菜有土豆粉,再配一碗热乎乎的羊肉汤,吃得非常满足了。

当晚的原本计划是外出看星空,但是由于白天行程比较多,我也头疼得厉害,大家就都去休息了。睡觉前磊哥给了我一罐氧气,吸完感觉好多了。顺便普及一个吸氧小知识,每吸一口氧,自然呼吸3-4次,再吸下一口。这样一罐下去,头立马就不疼了,可以好好睡一觉。
DAY 4

都兰→哈里哈图→天峻
车程200km
由于前一天的舟车劳顿,导致一队人都睡到了快中午。
当然风光摄影师出门后,就无法停止创作了,毕竟旅途之中灵感无限。请欣赏下面以“公路”为主题的摄影作品:



看完作品之后,请留言点赞表示喜欢风光摄影师本人~
沉迷摄影、无法自拔的摄影师
第四天的主要目的地其实是哈里哈图国家森林公园,从都兰出发,需要两个多小时的车程。
公园位于柴达木盆地荒漠区,海拔高气候干旱,却拥有着青海省海西州保存最完好的天然林之一,给人以“戈壁绿洲、瀚海明珠”的深刻印象。

园中还错落着几座欧式小木屋,磊哥介绍说在游客多的季节,会有当地人身着少数民族的服饰进行表演。表演结束后游客可以进入小木屋休息,同时体验当地的民俗特色。

令我最惊喜的是在森林公园摸到了鹿!就是那种体型比较大,头上长着漂亮分叉鹿角的鹿。

特别美,特别安静,尤其是鹿角上还有茸的,摸起来手感特别好。

欣赏着原始的自然风光,我随意逛了逛哈里哈图森林公园,恰好天色渐暗,就离开前往下一站。

到达天峻县,晚餐是土火锅,一个很大的铜火锅里有羊肉、配菜、土豆粉、豆皮等等,搭配的花卷很特别,里面加了青海特产香豆粉,吃起来有种植物的草本清香。


晚饭之后,大家也没有什么娱乐活动,这时磊哥站起来说,“走,我们去追星!”就开车把我们几个带到了远离城镇的郊外。
随手卡擦就是这样的漫天繁星
当我抬头看到星空的一瞬间,真的是觉得任何辞藻都不足够形容这样的美丽,就是那种美到让人完全说不出话的震撼。

在这个高海拔又远离其他光源的地方,仅凭肉眼就能够直接看到银河,近到仿佛能够徒手摘星。我裹紧我的羽绒服,打着手电筒调整相机,兴奋地拍下了当晚的浩瀚星空。

DAY 5

天峻→青海湖祭海台→刚察
车程200km
相比前几天而言,磊哥安排的行程,第五天和第六天都是车程短、行程松,放在中段作为调剂。这时候的我也渐渐适应了高原,不再有胸闷气短头疼之类的反应了。
在天峻睡到自然醒,起床就直接吃了顿中式早午餐。

摆盘做作的酸奶,下面全是水果,非常醇厚的味道
经历了前四天的吃喝,我发现在青藏高原上有着各种面食和面点,长的短的、粗的细的,有些拥有独特形状,名称也是五花八门。
大受欢迎的煎饺子
从天骏启程前往刚察,值得一去的就是青海湖北岸的祭海台,那里我看到了藏族特色的玛尼堆。


玛尼堆寓意为“神的路标”,由石块、石板堆积而成,顶上面放有羊角、牛角,或整个牦牛头骨,以示对神祗的奉献。

磊哥教我们在祭海台撒鹿马、垒玛尼堆进行祈福。与此同时,本风光摄影师又上线了。


在青海湖的圣湖大道不远处,有一个很小的泉口,下面会涌出清泉,据说这个水喝了可以治疗高原反应包治百病。
本严重高反患者表示喝下去的确是舒服了些,冰冰的泉水透心凉,感觉晕乎乎的脑袋也清醒了许多。
泉口边有一群羊,可能也喜欢喝这里的水吧
和英国的羊一样都是黑脸的
还是看我们的新成员卖萌比较治愈
当然在前往刚察的路上,我也没有闲着我的相机,看到哪里风景好就会请磊哥停车,下去拍几张,精选作品+n……




到达刚察后,晚餐吃的依旧是羊排和炮仗。高原上的羊肉没有什么膻味,肉质很有韧劲,嚼着略有些费牙但是非常鲜美。

炮仗是指这种粗细类似于炮仗的面条,比普通拉面更硬更滑,很有嚼头
DAY 6

刚察→大冬树山垭口→祁连
车程190km
特别要提到的是,我在刚察入住的酒店非常有特色,有点类似于福建的土楼。早晨一缕阳光洒入,有种时间被唤醒的感觉。

第六天上午基本是在休息,接近中午才出发。今天我们的新成员翻的是我的牌子(momo:“你怎么能背着我在外面有别的猫!”)。

车程虽然不长,但会经过祁连山南麓的草原、大通河峡谷和大冬树山垭口。赶路之前,磊哥先带我们去参观了一个藏传佛教的寺庙。

青藏高原有许多这样小而美的寺庙,前来的信徒大多是周围的居民。

寺庙里有很多这样的转经筒,经筒转过一圈就相当于念诵了转经筒上印刻的经文一遍。

在大通河峡谷,我们撸撸猫、赶赶羊、拍拍照,特别惬意。

经过了一碧万顷的大通河峡谷,来到大冬树山垭口后,作为风光摄影师的我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祖国的大好河山啊!
风光摄影师需要消化一下,美景太多
翻过垭口就到了祁连县城,这一顿吃的是烧烤,就是烤肉烤鱼烤馕…… 你们懂的~



吃完饭天黑了,出来才发现祁连县政府把一整个山头用LED灯给装饰起来了。怎么说呢,大概就是有点浮夸也有点好看的意思吧。
DAY 7

祁连→门源→西宁
车程280km
早上出发去了附近的马场骑马。可能是运气比较好,我的马很特别,是个歪脖子,行进途中一直需要人工牵引矫正方向。

吃根糖葫芦安慰下自己
下一个目的地就是大通河谷,总之你把“景色优美、风景宜人、波澜壮阔”等等,这些形容词都用上就对了。

中午我们到达峨堡古城,这个地方在古代是羌中道的重要节点,也是丝绸之路的重要“口岸”。

此地的特产是祁连野生黄蘑菇,是青海“十宝”之一。它质地细密,香气浓郁,是青藏高原上的山珍。我直接在当地集市上买了些,然后带到餐厅让师傅现炒。

一盘“金贵”的黄蘑菇炒肉之后,我们再度出发前往岗什卡雪山,这里是青海省登山协会的训练基地,山顶积雪终年不化。我们一行人往山上走的时候,忽然就下起了大雪。

远方的雪山就是我的征途
登上雪山,发现大雪中竟然有个烧烤摊,为了让自己暖和起来,我点了两串羊肉、两串牦牛肉,还有一杯牦牛奶。奶足肉饱后才发现,山上信号不好,支付宝给不了钱……

只见烤串摊的老板娘大手一挥,特别侠义的说,没事你们记下我支付宝账号,下山再给吧。

雪山上还有个修了一半的栈道,导致我们没有办法继续前行,只能遗憾返程下山。

回去的路上发现一大群在吃草的羊,我就愉快地去赶羊了,然后回来整理照片时才发现,原来我也是被赶的一只羊。


回西宁路上遇到堵车,晚上八点半才到达。饿着肚子的我走进餐厅,脑袋里冒出的第一句话是,“好久没进城了!”

点的是藏餐套餐,有土豆、牦牛肉、蔬菜、酸奶等,还有一个很好吃的土豆馅饼。


这一天的长距离赶路,我感觉自己就像个快没电的iphone,回到酒店就立刻躺床充电了……
DAY 8

西宁→群加→兰州
车程280km
从西宁出发前往群加,那里是藏族人居住的藏族乡。在前往群加的路上又沿途看了一遍波澜壮阔的好风景。


路上还看到了藏区的另一大风景——五彩经幡,五色风马经幡在大地与苍穹之间飘荡摇曳,时不时有藏民来此诵经祈福。




路边看到了煨桑台,这是藏人传统的宗教仪式,用松柏枝、青稞和酒来祈福,我也上前体验了一把。
摘到了野生的沙棘,尝了一小颗,又酸又涩,完全就是vc爆棚的口感。

磊哥知道我很想尝尝当地人的日常饮食,特意提前联系了一户当地的藏民,安排我们去他们家里吃午餐。

这顿午餐可以说是我这次青海之行印象最深也最美味的一顿饭。藏民准备的都是当地传统的特色食物,主食是家里自制的油饼,蔬菜则是自家院子里种的,现摘现炒。

令人震撼的大盆手抓羊肉,一根大棒骨下肚真是太爽了。


尤其是这锅土豆炖土鸡,用的是那种铸铝的平底锅,土豆都烘到外皮焦焦的。可能是因为种植在高原上的关系,我感觉这里的土豆淀粉含量更高,吃起来特别粉糯,非常好吃。

最后还上了一锅自家制的面片,面汤则是手抓羊肉煮出来的汤。已经吃饱了的我又毫不客气地吃了这一碗,把自己吃撑了。

藏民家的奶茶也和外面喝到的酥油茶不一样,有点咸咸,放了很高比例的牦牛奶,有浓郁奶香味。吃饭期间,热情淳朴的藏民还不断给我们满上。

由于要赶晚上的飞机,吃饱了之后也没时间能够留下与藏民聊天,就急匆匆地开车去兰州机场了。登上返回上海的飞机后,我的青海之行也画上了句号。
写在最后
那只可爱的小猫咪已经被磊哥带回了北京的家中,好生伺候了起来。旅途中有这样一个小可爱同行,也是一次难得的经历。

这次青海之行,是我少有的出行前完全没做过功课,把行程完全交给他人的经历。一路上磊哥都认真负责,关怀贴心,让我们有了这趟难忘的风光体验之旅。虽是在国庆长假期间,但是完美避开人从众,完全没有拥挤感,一路上都只有天高水阔的美好景色相伴。
如果你也对美丽的大西北有兴趣,想要计划出行,有关行程的预定或是详细疑问,可以关注壹路旅行的微信公众号询问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