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人是幸福的?幸福是什么样的?
文|张锷
什么样的人是幸福的?幸福是什么样的?

每个人的回答都不同,“幸福”这个概念也因此而“飞短流长”。正如几年前央视的街头采访:“请问,你幸福吗?”答案虽千差万别,但所有人都认真思考过“幸福”的概念。

我想世界上很少有人面对死亡而欣然前往的,但如果为了信念而慷慨赴死,这样的猛士古今中外不乏其人。
保尔·柯察金弥留之际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解放全人类而斗争。”谭嗣同《狱中题壁》:“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凛然刑场,留下天地浩然正气。
东北抗日英雄杨靖宇被困山中,五六日未进一粒粮食。后被机枪扫射牺牲,惨遭剖腹检查,胃里只有尚未消化的草根、树皮和棉絮。连日寇头子岸谷隆一郎都说:“虽为敌人,睹其壮烈,亦为之感叹——大大的英雄!”抗美援朝战场上,英勇战斗的年轻士兵们面对铺天盖地的敌人时,心中仅存一个念头——你死我活!是内心强大的信念支撑着他们等待胜利的号角吹响……
英雄们坦然面对死亡的从容令人钦佩,更令人沉思:是什么样的力量驱使他们抛头颅、洒热血,甘愿失去性命?答案是——坚持自己的信念,他们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是幸福的!

张爱玲曾说:“强调人生飞扬的一面,多少有点超人的气质。”超人是生在一个时代里的,而人生安稳的一面则有着永恒的意味,虽然这种安稳常是不完全的,而且每隔多少时候就要破坏一次,但仍然是永恒的。
英雄的光芒使其信念具有更多的神性,普通人的信念是否会带来幸福呢?

前些日子,和一位同学闲聊,他煞有见识地对我说:“我觉得人一生该做两件事——自己喜欢的事和自己该做的事。”什么是人应该做的事?什么又是喜欢的事呢?
如果将所坚持的信念比做“该做的事”,总会令人发奋,时刻想着为未来拼命打“call”,向家庭、社会证明自己:我可以的、我是最棒的!这也许是鸡汤文和成功学所极力推崇的人生模样吧。
那“喜欢的事”又是什么呢?我想,“喜欢的事”便是追求幸福,“利己而利他”,在每天的每个“小确幸”中感恩于生活一点一滴的给予,通过帮助他人认同自我,肯定自己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并为自己所有艰辛的付出 “点赞”。

坚持信念带来幸福感,为了幸福而坚持信念。如此,将“喜欢做的事”与“该做的事”融合起来,循环往复贯穿于生命的每个瞬间,这样的人生无疑是精彩纷呈的。
每个人都有秉持的信念,从信念中获取力量的人是幸福的。一生的每一刻,不管环境如何险恶,我们都能从坚持信念中获取能量,即使面对失败和困扰,都能平心静气地说一句:“我还在坚持!”如此,可谓之幸福。

诸君,请在信念中幸福吧!
(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