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疫情对全球经济的负面影响将有极大可能是自 1929 年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一次全球经济衰退,预计将于 2021 年部分复苏。经济何时能恢复到 Covid-19 病毒爆发之前的水平仍然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甚至有可能出现更糟糕的状况。
鉴于疫情影响,全球经济预计将于 2020 年急剧收缩 3%,比 08-09 年金融危机更严重。在一个基准情景中,假定疫情在 2020 年下半年消退,控制措施可以逐步解除,在政策支持下,随着经济活动正常化,全球经济预计到 2021 年将增长 5.8%。
经济预测的关键考虑
1. 本次疫情对经济冲击的本质
Covid-19 传播减少了劳动力供应。隔离、区域封锁和社交距离等控制病毒的措施对依赖社会互动的经济活动,例如旅行、酒店、娱乐等行业的影响尤为严重。劳动场所的关闭也影响了供应链,降低了生产率。裁员、收入下降、对危机蔓延的恐惧和不确定性的加剧使人们减少消费支出,从而引发更多的企业倒闭和失业。美国经济部门的很大一部分实际上已经关闭。卫生保健支出远超预期。这些国内供应中断通过贸易和全球价值链的联系扩散到贸易伙伴,增加了对整体宏观经济的影响。
2. 疫情影响扩大的途径
因未来经济活动的高不确定性,金融市场经历急剧地重定价。对于避险资产和流动性的需求使得借贷成本升高,信贷稀缺。高失业率也增加了违约风险。借贷方担心消费者和公司不能及时还款而惜贷。为满足投资人挤兑需求,投资机构将资产折价销售和清算,也加剧了市场的波动。这些效果也会因国际市场的联动而进一步放大。特别是依赖外部融资的国家会遭遇更混乱的市场状况。全球需求减少也使得商品价格下降,大宗商品出口国的国际财政和实体经济活动也都受到挤压。这些额外的影响叠加公共卫生带来的直接负面影响,对经济活动的全面破坏影响严重。
3. 严重经济后果的早期迹象
受疫情影响最严重的国家已经出现了经济下滑现象。例如,在中国,工业生产、零售和固定资产投资在 1、2 月份都大幅下降。此后延续至中国农历年假期之后,在全国范围内逐步回复营业的非必要部门,以及由于社交距离而导致的对服务的低需求,意味着工作时长的大量减少和第一季度经济活动的严重收缩。当更多国家被迫响应疫情而隔离,例如意大利和西班牙等,这必然导致非必要工作场所的关闭、旅行限制和生活方式改变带来类似的经济活动急剧放缓。在美国,3 月第四周报请失业金的人数急剧上升至 660 万人,相比两周之前这个数据仅为 28 万人。3 月,欧洲地区、日本和美国的采购经理调查显示均急剧收缩。
4. 商品价格的急剧下跌
随着疫情的蔓延和崩溃,全球经济前景迅速恶化,OPEC 石油供应商之间的协议严重影响了
大宗商品价格。1 月中旬到 3 月底,基本金属价格下跌了 15%,天然气价格下跌了 38%,原油价格下跌了大约 65%。期货市场显示,预计到 2023 年原油将保持在 45 美元/桶以下,这一的石油出口国,特别是高成本石油产出国,国内危机、全球金融环境趋紧和外部需求减弱都将加剧危机。同时,低石油价格有利于依赖石油能源进口的国家。
5. 金融环境显著恶化
由于市场对 COVID-19 的全球传播及其经济影响的担忧有所加剧,金融市场情绪自 2 月中以来已经恶化。3 月初油价暴跌加剧市场人气下降。新兴市场国家财政状况明显紧缩,股票市场大幅卖出,高收益公司债和新兴市场国家主权债券息差(息差=公司债收益率-无风险债券收益率)扩大显著,显示信用状况恶化。新兴市场投资资金流出,在投资组合向现金和安全资产全面调整的过程中,出现了美元资金短缺的迹象。货币流向反映了风险偏好的变化。大宗商品出口国的货币,采取浮动汇率制的新兴市场和发达经济体国家的本币汇率在今年年初以来大幅贬值。
快速恶化的风险偏好情绪促使央行出台降息、流动性支持、大量购买资产的政策,这其中包
括美联储、欧洲央行、英格兰央行、日本央行、加拿大央行、澳大利亚央行,还有新兴市场
国家央行例如巴西、中国、印度、马来西亚、墨西哥、菲律宾、沙特阿拉伯,南非,泰国和
土耳其。此外,数家央行已提升货币互换额度,以改善跨境获得国际流动性的渠道。尽管如
此,财政状况仍然明显吃紧,短期内进一步抑制经济活动,长期来看增加了疫情对于经济的
直接影响。
基础假设
1. 疫情发展
在基础场景中,假设疫情将在 2020 年下半年消退,允许逐步解除控制措施。
2. 封锁持续时长
考虑在 2020 年 3 月底病毒已蔓延至全球绝大多数国家,此次预测假定所有国家的经济活动都因上述因素的组合而受到干扰。除中国以外,预计大多数国家的生产供应中断都集中在2020 年第二季度,此后需要一段时间逐步恢复。在采取控制措施并随后逐步放松限制期间,发生严重疫情的国家在 2020 年将损失约 8%的工作时长;其他国家也被假定与管制措施相关的经济活动中断,这些措施平均会导致在 2020 年将损失约 5%的工作日。全球金融状况趋紧、外部需求减弱以及贸易损失,加剧了这些损失。
3. 财政状况
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经济体的紧张财政状况预计将在今年上半年保持不变。如果疫情按照假
定路径发展,经济活动逐渐回归正常,财政吃紧的状况预计将于 2020 年下半年缓解。
4. 商品价格
根据石油期货价格显示,2020 年和 2021 年石油现货平均价格预计在 35.60 美元/桶和 37.90美元/桶,2022 年为 45 美元/桶,远低于 19 年平均水平 61.40 美元/桶。金属价格预计在2020 年下降 15.0%,2021 年下降 5.6%。食品价格预计在 2020 年下降 1.8%,然后在 2021年增加 0.4%。
2020 年全球经济衰退
2020 年全球经济增长预计为-3.0%,显著低于 09 年全球金融危机。
发达国家 2020 年经济增速预计在-6.1%,其中美国-5.9%、日本-5.2%、英国-6.5%、德国-
7.0%、法国-7.2%、意大利-9.1%,西班牙-8.0%。在欧洲多个国家,疫情爆发超过中国湖北省,必要的隔离措施和悲观的预期也都进一步打压经济发展。
在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经济体中,所有国家都面临健康危机、严重的外部需求冲击、全球
金融环境急剧收紧、大宗商品价格暴跌,这将对大宗商品出口国的经济活动产生严重影响。整体来看,除中国以外的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预计 2020 年收缩 1.0%,中国预计收缩 2.2%。即使在一些国家没有大范围的感染,经济活动也同样受到严重打击。
亚洲新兴市场预计将是唯一一个在 2020 年实现正增长的地区(增长率为 1.0%),尽管比过去
10 年的平均水平低 5 个百分点以上。在中国,工业生产、零售销售和固定资产投资等指标
表明,第一季度经济活动的收缩可能与此有关。尽管今年剩余时间经济将大幅反弹,财政支
持力度也相当大,但预计到 2020 年,经济增速仍将保持在 1.2%的低水平。多个经济体预
其他地区经济增速预计将产生严重放缓或全面收缩,多个经济体预计将温和增长,例如印度 1.9%、印尼 0.5%,其他国家预计将大幅收缩,例如泰国-6.7%。
其他地区经济增速预计将产生严重放缓或全面收缩,拉丁美洲整体增速-5.2%,巴西-5.3%、墨西哥-6.6%; 新兴市场和欧洲发展中国家-5.2%,俄罗斯-5.5%;中东和中亚-2.8%,沙特-2.3%、非石油国-4%。随着年初以来油价的大幅下跌,石油出口国的短期前景已明显恶化:该集团的增长率预计将在 2020 年降至- 4.4%。
2021 年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
全球经济增长预计将于 2021 年恢复至 5.8%,会远高于趋势增长率,是鉴于经济活动恢复
以后,经济增速相对是从比较低的水平增长而来。发达国家预计增速为 4.5%,新兴市场和
发展中国家预计增长 6.6%。对比来说,2010 年全球经济增速在 5.4%,相对 09 年全球增
速为-0.1%。
2021 年经济的恢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疫情是否在 2020 年下半年的消退,从而使管制措施
得以逐步缩减,并恢复消费者和投资者的信心。经济复苏是假设政府的政策和行动在防止广
泛的公司破产、扩大的失业和全系统的金融紧张方面是有效的。但即使如此,预计在 2021
年底,GDP 增速仍然低于疫情爆发之前。
出现更恶劣后果的潜在风险
疫情的持续时间可能比基础假定的时间更长(晚于 2020 年下半年)。公共卫生的危机对于
经济活动和金融市场的负面影响可能会更严重,持续更久,测试各国央行支持金融体系的极限,并进一步加重金融危机带来的财政负担。当然,如果疫苗或治疗方法比预期更早发现,经济的复苏有可能加快实现。
如果 Covid-19 比基础假设持续更久,相应的隔离措施可能要延续更长时间。一旦隔离措施解除,病毒可能再次从残存的局部集群快速传播。此外,成功遏制病例发展的国家会再次受到输入病例的感染影响。这样的情形下,公共卫生需要再次加强,造成更久的经济低迷期。尽管目前疫情主要在发达国家,但大型新兴市场或发展中国家经济体的扩散可能会进一步阻碍复苏,而疫情的交错性可能对经济活动造成持久的中断。
全球经济复苏弱于预期,还有可能因为其他原因:危机蔓延的不确定性、消费者和投资者信心未能改善、企业机构关闭、家庭行为的结构性改变、持续更久的供应链中断和总需求疲弱,投资减少和破产的负面影响,可能更广泛的波及全球经济体。期间,全球经济信心严重受到打击,导致比基础假设更差的投资增速。与 Covid-19 不确定性相关,金融市场风险规避和财政吃紧将会导致一些国家出现更深、更持久的衰退。
场景分析——对抗 Covid-19 传播的多种阶段
第一种场景下,2020 年抗击病毒传播的影响将比基础假设估计时长延长 50%左右。第二种场景下,考虑到 2021 年爆发第二次疫情,但影响相对温和。第三种场景下,考虑了疫情在2020 年需要更长时间得到控制,并在 2021 年第二次爆发可能带来的影响。以上三种情景均考虑到四方面因素:控制病毒传播的隔离措施带来的直接影响、财政状况趋紧、为支持收入和缓解财政状况的政策措施、以及政策措施也无法完全抵消的经济混乱造成的影响。
在第一种场景下,2020 年抗击病毒传播所需时间比基础假设延长 50%,即至 2020 年第三季度左右。新兴市场经济体的主权债券风险溢价上升 25bp,公司债风险溢价增加 75bp。发达国家公司债风险溢价增加 50bp。对于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来说,相对信用质量也不同。假设在发达国家,货币政策将会避免主权债券风险溢价升高。在自由裁量政策方面,财政支出也会比典型的经济周期活动中要高 2 倍。这是由于货币政策的空间有限,发达经济体也被认为会采取非常规措施来遏制长期利率的上升。尽管采取了这些特别的可自由支配的政策行动,但 2021 年负面影响将持续更久,包括对资本的长期损害、暂时放缓的生产效率、失业率的暂时升高。对于发达经济体来说,由于破产带来 1%的资本损失,将会造成生产效率下降 0.25%,失业率上升 0.5%。对于新兴经济体,维持财政收入的能力有限,这会造成比发达经济体高出 50%的损害。
在第二种场景下,预计 2021 年爆发第二次疫情,那么财政状况会比第一种情况趋紧 2 倍。这是由于对经济活动造成更大影响,这种影响会延续至 2022 年,整体影响大约会是 2 倍于第一种情形。
在第三种场景下,病毒在 2020 年持续更久,并且在 2021 年有第二次爆发。由于对经济活动造成更大的影响,因此假设对金融市场构成非线性的负面影响,财政状况紧缩 50%,第二次爆发造成的损失增加 50%。
当需要更久时间来控制疫情爆发,2020 年全球经济增速预计将在基础假设前提下再降低 3%。起初,发达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速下滑的情况大致相同。这反映了一个事实,尽管受病毒影响最严重的服务业在新兴经济体中不那么重要,但新兴经济体的金融环境更为紧张,财政空间有限,这也放大了病毒的影响。从中期看,由于有限的财政空间,新兴市场经济体的产出将进一步低于基础水平。如果 2021 年疫情第二次爆发,全球 2021 年经济产出大约低于基础水平 5%。同样,发达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在最初的下滑相似,随后新兴经济体会受到更大创伤。而当 2020 年病毒持续更久且 2021 年再次爆发时,全球经济产出将于 2021年低于基础水平 8%。由于金融市场非线性发展,中期负面影响将会比基础水平低 1%。
还有一种可能的情形是,如果两种情况叠加(2020 年病毒持续更久和 2021 年疫情第二次爆发),合并的影响可能更恶劣。公共债务在基础水平之上还会进一步增加,这可能会令市场感到不安。主权债务成本上升,或者仅是对此变成现实的担忧,可能会阻止许多国家提供收入支持。这可能会导致更糟糕的结果出现和构成更大损失,从而进一步恶化公共资产负债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