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本沙龍 之 《驢得水》

當年電影《驢得水》上映的時候,那年,我還在學校,對這個社會還充滿著疑問和憧憬,當我看完整個故事,心裏有點壓抑,覺得這個故事有點荒誕。
四年之後,跟著華軒的大家又重溫了一遍這個故事,覺得心裏更壓抑了,覺得這個故事竟然這麼真實。
我想,我終究是長大了,知道了原來故事裡的主人雖然有他們的理想,追求和抗爭,但更有著他們的虛偽,道貌岸然和軟弱無能。而更悲哀的是,我們就是故事裡的主人公。

為了所謂的正義而說謊,到底錯沒錯?
一行有抱負有理想的知識份子懷揣著‘教育興國’的夢想創辦了三民小學,為了承擔養驢拉水的費用,向教育局謊報了老師的工資,你說,他們做的是對是錯?說謊的目的是為了正義,是為了更好的給學生上課,但說謊這事兒,從小爸爸媽媽就告訴我們這是不對的,你說,三四歲孩子都懂的道理都知道是錯的事兒,為什麼校長還這麼做?

人性還是利益?我們應該追求什麼?
從前的我們,說起抱負說起理想總是可以長篇大論,小時候的我們想要當警察把所有壞人都抓起來,想要當科學家可以研究很多新的科技,想要當校長去讓更多的孩子收到教育然後我們的國家就會更進步。那個時候,我們不知道利益是什麼,不知道利益可以是一大筆財富,可以是晉升的機會,更可以是,讓妳有活著的權利。鐵男也許真的,不想妥協,但當他聽到槍聲,看到槍子兒差點擊穿自己,那種對死亡的巨大恐懼讓他放棄了人性,而選擇了利益,那就是——活著。千萬別考驗人性,因為人性太脆弱,人都有軟肋,一旦擊中,瞬間崩塌。

知識份子和權利擁有者之間的博弈,古往今來,從未停歇。
我想,這群知識份子是極不想妥協與政權之下的,但無奈的是,你越不想妥協,最後你就會被卷的更深。回頭看今天的天下政治,無外乎就是安撫,利誘,威逼還有恐嚇,但你看這幾招兒,從古至今,屢試不爽。

如今的婦女看似已經解放,但女性真的得到所謂的自由了麼?
裴奎山說他喜歡張一曼,可以不在意她的過去,但當他最終發現他得不到她的時候,也開始毀了她。而他應該反思的,是他的佔有慾。他不是愛她,只是想占有她。張一曼看似性格爽快,不太在意別人的眼光,但最後壓垮她的也是大家對她的謾罵與消遣。如今女性得到幾乎與男性同等的工作權利,各種政策的實施也都在保護著女性的權益,但事實上,女性真的自由了麼?有多少人認為照看家庭孩子是女人的責任,多少人認為女人無兒無女就是最大的失敗,多少女人在被男人們的眼光左右著審美?

鐵匠!竟然成了最後釀成這一切的始作俑者。
當鐵匠這個角色剛出場的時候,誰會想到,這個人,最後經釀成了一出悲劇。剛來的他,雖然不懂太多知識,但起碼人倒也純樸簡單。但也許就正因為如此,他才會在故事的後半段開始赤裸裸的‘報復’。他本身就不是什麼知識份子,更不需要顧及什麼所謂的體面,可以在毫不猶豫的選擇利益攻擊他人。你說,教育,本不是個應該讓人讓社會進步的事兒,怎麼最後還適得其反了呢?

引用豆瓣上的一句話,‘成年人的眼中只有利弊,沒有對錯’,最後的我們,也許都將做出我們的妥協,來與這個世界和解。
那你看看,在你的世界中,你是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