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血有肉的情景剧
Mute,welldone

因为又忙又懒,所以就缓了缓,
.
.
.
从这我就不会继续用以往评价方式说话了,接受不了刻薄的我请现在关闭鸭。
常常写孟美岐的原因?人气啊!毕竟流量对我真的很重要鸭!!!但是流量如浮云,天是说变就变天得,只有长得不网红、能真唱跳、声音有一定辨识度,我很喜欢唱跳歌手这些原因才是我聊她的真实力量与向别人推销的底气。
她舞台表现强,唱跳水准在国内新人算是拔尖。可和大多数新人通病一样——代表作还是谜......诚然市场细分化成了大部分预言家口中的注定结果,但就音乐而言,大众之于欧美音乐小众之于国内万青都是能被交错用户(听众)认同的。
所以,追求质量永远不过时。
追求质量的精神在《mute》上是有所体现的。首先完全不同于有种、犟,这次首单整体风格有在继续挖掘孟美岐《情景剧》的个性,注重“孟美岐”而不是跟风“流派”,让初听的人一下就跳脱开了之前的印象。
“原来孟美岐是有血肉的”。
编曲和舞蹈很用心,首先失真吉他起了个“噪音”范,接着副歌厚重电音音色以及类似电子化击弦乐器声的旋律表现得非常抓马,带点歌舞伎那味,整个副歌编曲营造了一种大型噪音声场,嘲讽“噪音”到位。而后面则用了最近舞曲趋势,改律动,其实也有改bpm的做法。
因为是唱跳舞曲,所以我还注意了下舞蹈动作。副歌勾脚那个动作挺有意思,很像“有什么想要绊倒她却始终达不到目的的嘚瑟姿态”。总体编曲和舞蹈都有在恰当服务歌词和旋律。
尤其是整体氛围很像中病毒的AI。

真原创有坎
这次孟美岐作词作曲,尚可,但还需铆足力气加油。首先作曲上,个人角度觉得凑合,副歌那段变缓的拖沓劲挺带感,不过可以更“婊”一点,演出的时候可将冷漠和性感尝试加点“挑衅or蔑视”,歌曲的情感表达可以放大点,更戏剧化。主歌旋律包括这次唱腔的变化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吉克,所以歌曲辨识度重任基本交给了副歌。
作词,先唠叨普遍现象。
作品需要内核。
前有为少数群体发声的,现有将时代粪流唾弃的,主要议题基本来自于社会关注热点、焦点、重点,而数字化时代音乐背后多方博弈,删删减减又一年,最终你能所见到的也就这些。
这就导致歌曲议题来来去去其实就那么多,少当然不好发挥,但精呢?
角度、层次大多喜浮于表面,请神喊鬼的,人人特么争当“唱作人”现象很热闹,结果搞得作词人特别廉价,尴尬。现在鸡鸭想上枝头也不看羽翼,嘎嘎嘎一通谁叫的凶谁就可以涅槃位列仙班,好歹装个钢铁之翼啊,呕。

过于刻薄的建议
歌词的语言感:孟美岐作词上,比较青涩。描写网络乱象是近期歌曲写作热点,mute词注重现象,可辞藻是不能随便堆积的,不只是押韵,特别对于歌词还有旋律这个妈,巴巴巴唱完要讲究顺溜。歌词最终是要靠嘴巴来输出的,不一定内容说话,但语感一定要通透。
注意力歌词:这里指的是集中度,可以信息不全,但首先必须让人一目了然或者吊起胃口。我们现在听歌有一个习惯,片段碎片式听,为什么呢?因为时间有限:前奏烂,滚,听完前奏歌词烂,滚,听完了歌记不住,下一首。水平不齐所制,时代节奏所限。
Mute几乎每小段里都有复数定义,网络讯息、机械化、嘲笑、不停,如果歌词由这里延展开还行吧,偏偏下一秒还有达芬奇,虽然都在描述mute的理由,但意象给太多了,关联度却不高。毕竟背理论也要求条理,而不是让人去挑理。

这不是乐评,只是听完之后侃侃而谈的一段话,可以当做噪音mute哦。
虽然不知道接下来几首会是什么样,但在被告诽谤之前,个人还是会持续关注,为之加油呐喊,只要她也不违法。
补在最后,孟美岐这首单曲有个最重要也是我刚好忘记的点,舞曲与人文的可结合性。JolinTsai的UB就是完美结合的典范。个人觉得mute有在靠近,但是苦于手生,未能落地。但这是我短暂忽略的一点,mute属于更加个人化的表达,如果之后有机会延伸至下一张的话,议题扩张之后或许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