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派大师莫奈(1865-1867)

印象派大师莫奈,“枫丹白露的夏伊村道”,1865年。太阳在道边空地上洒下一片璀璨的碎金,光彩夺目,却无法透过茂密树林,只能缀些零星斑驳,显得沉寂诡异,往上看,天空被挤成狭长的三角,露出变幻翻涌的云团;这林中随处可见的场景,在他笔下竟能咂摸出人生的滋味,难怪左拉推崇他为“自然主义先锋” 。

印象派大师莫奈,“圣西门农场雪地上的马车”,1865年。画作中积雪覆盖着路面,一驾马车在雪路上行走,路边的农舍被厚厚积雪所掩埋。青灰微黄色调的应用和正在行走马车为画面增添了一丝暖意,景物中曳动的树木减弱了寒冬的肃杀之感。天空的色彩主宰了画面,有雪霁初开的气韵,感受到人与自然的和谐。

印象派大师莫奈,“翁弗勒的塞纳河口”,1865年。早期现实主义风格作品,天空和海水描绘得颇有生气,空间透视极为准确,风景的细部也刻画得十分细致,显示出他扎实的写实功底;整个画面视感和谐自然,反映了人与大自然的融合之美。

印象派大师莫奈,“绿衣女子(卡米耶)”,1866年。早期参加官方沙龙的作品。画作构图极为大胆,女主角卡米耶背对着观者,回头只露出侧脸;暗褐色的背景、黄褐色的地面、黑色的上衣映衬下,翡翠绿色的缎裙显得色彩艳丽,极有质感;光线集中在她脸上和右手,突出白晰的脸庞;顾盼留连间,神情细腻复杂,耐人寻味 。

印象派大师莫奈,“圣安德雷斯的阳台",1867年。早期作品,笔法写实,景物的轮廊线仍很清晰;阴影刻画使用了他后来弃用的黑色,但强光的效果已经非常明显;在前景红花的描绘上,他把不加混合的颜色用短而小的笔触点在画布上,在明亮中获得显著突出的效果,显示了他超凡的以色彩捕捉空气中跳跃光线的能力 。

印象派画家满怀着阳光带给人们的喜悦和生活的欢乐,专心致志、充满激情地观察天空、大海、乡村、城市和人群,确认油画必须使用明亮的色彩,也肯定了中产阶级这一当时的新兴阶层的文化生活需求和权利。(印象派大师莫奈,“圣安德雷斯的帆船赛”,1867年)

印象派大师莫奈,“圣西门农场的小路”,1867年。早期作品,画面仍带有明显的巴比松画派的朦胧诗意,人物、树木、隔栏等物体造型描绘得紧实细致,中规中矩,但是积雪的阴影部分已经出现淡蓝紫色,隐约还能感受到因明度的变化而产生的光感,这些正是他当时将因外出写生而发现的环境色引入绘画的积极探索 。

印象派大师莫奈,“冬季通过圣西门农场的路”,1867年。早期作品,此时的他正竭力摆脱巴比松画派人为的诗意,追求淡泊真实的自然主义风格,因此画面整体感觉有些凌乱;厚重的积雪漫射着淡淡的光线,浅蓝色的雪地阴影、蓝紫色的树干阴面来自他敏锐地对环境色的观察;路上的行人、天空的飞鸟,为画面带来生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