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2月,西安城遭受德尔塔变异的病毒的侵袭,23日零时起,西安全市小区单位实行封闭式管理,整个城市瞬间停摆。
异乡人韩毅滞留西安,他住的酒店位于中风险区域,除进行统一核酸检测和拿取正规外卖和物流配送外,其余时间均不可随意进出,活动范围受限于酒店内。
封闭生存环境与消极情绪交织,长时间隔离使人们精神困顿,快乐变得来之不易。但在这短暂的20多天中,韩毅却以“快乐”的面孔火了。
他用苦瓜、鸡蛋和纸巾制作癞蛤蟆抬天鹅的“艺术作品”;衣架和钢管凑成了二胡,成为他演奏的乐器;还有各种无厘头的表演,一边用牙刷刷鸡蛋一边讲段子。他给同样受困疫情的蜗居居民带来欢笑,这些两三分钟的短视频模仿秀中,藏着普通人对抗焦虑的法则。
异乡人被困
“走不了了。”2021年12月21日,西安市本土确诊病例报告52例。韩毅正准备返回上海 ,他刚走到酒店大厅就听到从高铁站折返的人说,受疫情影响,已经不能离开西安。
韩毅来自宁夏,在上海务工,是一名央企的销售工程师,一年有过半时间都在出差。这两年疫情常态化,每次出远门,他都会提前查看防疫信息,有意地避开风险地区居住。来西安前,他就知道有病例,但这回他呆的时间不长,估摸着应该没什么问题,结果还是没躲过。
韩毅19号抵达西安,他本应在20号办完事后返回上海,当天下午5点20分,回到酒店才发现,“一码通”瘫痪了,“我当时还笑了一下,这怎么连一码通都能崩?”韩毅觉得制作大数据的工作人员应该也没想到,一码通的使用率会突然飙升,所以应急方案没做好,短时间内难以修复。
没有绿码,他走不了,只好把高铁票改签成21号9点的。第二天,韩毅早早地起床收拾,却听到可能被隔离的消息。

韩毅上网搜了搜,有消息称西安可能要封城了,他起初有些慌乱,很快又镇定下来,多次的外出经验让他跳出情绪,赶紧查找有没有办法离开。
有人说,找社区临时开具证明就能离开。他立刻去了街道社区,但社区表示没有补充文件,也没接到通知,让他去找区政府,他跑到区政府后,又让他去联系防疫办。折腾一轮下来,各方都没办法给他申请开证明。
无奈之下,韩毅只好接受现实。他跟公司领导报备和家人报信,领导让他注意安全,公司给报销住宿费。家人知道他总是在外面跑,自己会做好预防措施,对他的身体健康还是比较放心。
可临近春节,韩毅最担心的就是不能回家团圆,有些低落,家人安慰他,“应该没多大问题的,别整天把自己想得这么吃力,有事儿大不了一起担。”
家人的宽慰让他安定下来,尤其是父亲的乐观细胞给他了很大的影响。韩毅印象中的父亲,这辈子没赚到几个钱,但也不抱怨一直都爱笑。
父亲从不会在他面前说苦,他上小学那会,同学们的零花钱都不多,但他兜里总能揣出几毛一块。就连家里欠债,也是韩毅外出打工后才得知的,父亲因为干农活,把膝盖半月板磨损了,那时他便立志要为家人改善生活。还完了债,他把父母接到上海,本想让他们享享清福,但父亲不愿给他增添压力,硬是找了个保安的工作,虽然工资不高,但能赚点自己的生活费,父亲也很满足。
自2020年以来,疫情的阴霾笼罩地球上每个具体的人,各地经济形势下滑,讨生活变得越发艰难。韩毅身上背着老家一套房50多万的房贷,妈妈患小脑梗,爸爸得了高血压,家中还有10岁的儿子要养。和万千中年人一样,韩毅养老和育儿压力很大。
前年全国隔离结束后的很长一段时间,他完全睡不好,整个人都处在焦虑状态,成宿地失眠。为了缓解消极的情绪,他时常自己开车回老家,找老朋友们喝茶谈心。
韩毅从小在贫困区固原长大,日子过得很清苦,有时一年的小麦地收成,都不够一家人吃。这几年,村民的日子过得比过去稍微好些。但受疫情影响,大伙的收入都不景气。不过韩毅发现,老家的朋友们干得都是辛苦活,却整天都乐呵呵的,对他们来说,能吃饱穿暖就很开心了。

和朋友们在一起的日子,让韩毅放松了许多,跟他们相比,在大城市打拼的自己起码拥有稳定的工作,还有什么不满足呢?过去他总想着,要更加努力赚钱,给父母看病,承担起养家的责任,现在这些压力也依然在,只不过不同的是,韩毅学会了快乐地承担。
城内28天
根据之前的防疫经验,韩毅觉得应该不会耽误太久,乐观地认为一周就能解封了。21号晚上,他和酒店工作人员聊了几句,听说隔离期间,酒店只提供早餐,他便去买了4桶泡面,4包榨菜,4包火腿肠,一些水果,简单准备了一下之后几天的储粮。
隔离第一天,韩毅早上7点多起床,吃完酒店提供的早餐,线上办公,中午小憩一会,下午继续工作。闲下来便翻翻书、看看电视,晚上12点基本准时睡觉,跟平常的作息没什么两样。
十天后,形势逐渐严峻,12月25日到元旦,西安市连续8天确诊病例超过百例。韩毅居住酒店楼下的小卖铺关闭、盒马生鲜不再配送,整个城市像停止运行一样。酒店食堂开始把客人的午餐和晚餐都包了,大家在微信群里报餐付钱。但商场不能开、快递流通停滞,很多小区的食物链供应跟不上,韩毅也吃不上肉,只能吃馒头和稀饭。不过他从小对食物没有太多要求,吃得上就行。
本来以为是短时间封闭,结果他看新闻得知西安面临的是德尔塔病毒,比过去武汉原始株病毒传播速度更快,情况严峻。加上一些负面新闻引发舆论白热化,抗疫战线被拉长了。后来,社区工作人员给大家二维码链接及时反映困难,只有反映过的人才有物资。韩毅怕之后发生什么变故没有储备,主动扫码填表申请了食物,社区才给他免费发了4桶泡面。
韩毅有点难受,他习惯了四处走动,不适应这样困在原地的日子,更怕不能回家跟家人团聚。“我只能给自己心理暗示,告诉自己‘不要紧不要紧’。”
每天下楼做核酸时,他才能稍微放松头脑,透透气。排队做核酸,去得早则排20分钟,晚了就得1小时,他难得出去一趟,喜欢趁这段时间跳一跳,活动下筋骨。
起初大家还会整理仪容,日子长了,大多人开始不修边幅,穿着睡衣、拖鞋直接出门。不变的是,周围人的表情挂满凝重。他感觉大家精神消耗太久,都麻木了,但他不想变成那样。“开心一天,不开心又一天,那不如积极面对。”韩毅2016年开始玩快手,他喜欢看短视频,偶尔也会自己发几条记录生活,想着隔离期间无聊,也拍点搞笑的内容。
被困15天,“申城韩少”火了。快手上一个播放量很高的视频中,韩毅戴着墨镜特效,穿一身黑衣服,手里扛着“吉他”,缓缓入镜,他模仿伍佰在演唱会的动作,唱起《挪威森林》。配上迪斯科灯特效和观众反应的笑声,显得有些滑稽。而他的《漂洋过海来看你》对口型模仿秀,展示了甩“火腿肠话筒”的经典动作,收获了8.8万快手用户的点赞,网友们亲切地称他为“隔离专家”。

一个搞怪视频,大概需要拍个五六遍,加上剪辑、加效果的20、30分钟,总的制作时长也不到一小时,起初拍视频就是为了找点事儿做,纯粹自娱自乐。韩毅看到越来越多网友给他评论,特别感动,好像突然有了远方的朋友陪伴,心情逐渐变得平和,他时不时也会读评论打发时间。
韩毅的道具也是多种多样,都是酒店的东西,手边有什么就拿起来拍拍,吉他用行李架代替,话筒则刚好是隔离前买的火腿肠。
网友们的观察也是细致入微,他刮了胡子也会被关注到,可能是因为大家平时也不能出门,要不就躺尸要不就刷手机,心情郁闷。大家想象中的隔离生活,都是邋里邋遢的模样。突然看到一个人乐呵呵的,在隔离酒店里又搞魔法、又蹦来蹦去的,跟想象中的无聊反差很大,大伙知道仍有人用积极的态度生活,心情就变好了。“挺意外的,本来只是想安抚一下自己,结果给更多人带来欢乐。”
韩毅是个闲不下来的人,他翻箱倒柜把房间里的毛巾、衣架、水杯等等都当道具用了一遍后,又去开发“新地图”。
他住在10层,通往顶楼的楼梯正好离他的房间不远,拐个弯就到了。“找到楼梯那一刻我真的开心死了,有种发现新大陆的感觉。”他上去的时候,正好有酒店的工作人员带着两个男性上来,他们也被闷得慌,由于不能违规离开酒店,就只能上楼顶透透气。之后,他每天都清晨都上去跑两圈,傍晚就去晒晒太阳,顺便再拍点素材。他观赏过往的飞鸟,沐浴着夕阳,紧张的西安城仿佛也变得惬意起来。

但就像疫情突然侵袭扰乱生活一样,这种惬意也只短暂持续十天就被打破了。1月11日,西安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发声明表示,滞留人员可以开始有条件申请离市,韩毅看到了希望。
被困23天时,他和在西安另一家酒店的同事们聊过后,以为自己能走了,就找了社区和酒店沟通,但工作人员告诉他,他住的酒店处在新城区西一路街道,仍属于中风险地区,暂时还不能离开,而同事则陆续申请到离市证明。
越临近年关,韩毅归家心切,听到这个消息,心情瞬间低落下来,就像希望在眼前又被掐灭一样。工作人员安慰他:“很快了,基本再过两三天就可以申请了,再忍一忍。”韩毅知道再纠缠结果也是一样的,他不愿意因为自己的不开心而起争执,影响别人工作,只好自个挪回房间。
当时领导、家人都给他发信息,让他赶紧申请。网友们见他还发在西安的视频,都纷纷给他留言,问他怎么还不走。越多人关心他,他就越急切,“说得好像我不愿意走一样,但必须得降到低风险才能离开。”不同地区的防疫政策不同,有些地方回去之后还要到酒店集中隔离,他很怕回去后万一再耽搁个14天,这年都过完了。
回房路上,韩毅拍了个在走廊缓慢挪动的视频,配乐时听到悲情的背景音乐,瞬间就哭了。他很想大吼一声发泄出来,可他的理智不允许他发疯,他只把这些苦转化为朋友圈寥寥几字。视频里,酒店廊道似乎变得寸步难行,尽头处亮光微弱,路途遥远又漫长,像解脱的日子怎么都看不到头。
普通人的乐观生存法则
就这样熬了两天。15号下午5点半,韩毅突然接到了前台的电话,对方说,有一个快递,必须要他亲自签收,让他下去一趟。走到楼下,他就懵了。五六个酒店工作人员拿着派对喷花筒,给他戴上生日皇冠,一个则拿着双层蛋糕,点燃火焰棒,一起唱歌祝他37岁生日快乐。

尽管每个人都戴着口罩,但大家眼中的笑意丝毫没被遮挡。韩毅接过蛋糕,五彩纸屑漫天飞舞,他笑着向工作人员们道谢。由于不能聚集,生日派对只在分完蛋糕、合影留念后便结束了,可这短暂的相聚,让韩毅的心情由阴转晴。
他想起在跨年那天出来走动时认识了个初中女孩,她独自从河南到西安考试,结果被滞留了,他们随便聊了两句就加了微信。女孩的家长托人帮忙带了披萨,顺带分给他两块饼,附送一罐啤酒。
严峻的疫情环境下,一些小小的热闹和关怀都可以抚慰人心,每个普通人都在极力运转和生活,时不时探头瞧瞧身旁的人,用行动释放善意。而这些点滴的温暖,都支撑着韩毅继续拍快乐的视频。
跟2020年相比,如今的韩毅面对隔离和疫情,明显变得更加从容,他不会让自己一直浸泡在消极情绪中,反而会记住别人的好,同时给自己找点乐子,对抗焦虑。

除了发视频,韩毅偶尔也会在快手开直播跟网友们聊天,人多时有三四百人观看。网友们一般会问他在酒店有什么好玩的,怎么想到这些取乐的方式。还有年轻的小伙伴会问他工作经验、人生建议,他们就像朋友那样唠嗑。他语重心长地回答:“这个社会比较焦虑,我希望你们不要想太多,认真做好每一件小事情,生活就会变得充实。”疫情虽然困住了他,但某种程度上也给他和更多普通人连接的机会,成为一段特别的经历。
1月17日,韩毅所在的西安新城区的西一路街道终于降为低风险区。韩毅的隔离生活走到尾声,得到风险降级通知后,他立刻就去办理离城的手续。防疫的工作人员和保安瞧见他,开玩笑道:“你不是现在隔离的网红嘛,你急啥,就在这待着吧。”韩毅笑着和他们搭话,仿佛认识许久的老朋友。
离开酒店前,他拍了在西安的最后一个对口型视频,还是用熟悉的火腿肠和吹风机麦克风,把内心的煎熬释放为活力四射的歌舞,评论区的朋友们都舍不得他,还调侃道:“再不回去,都得变成百万网红,你家老板请不起了。”在快手上得到更多关注之后,他多了些拍新段子、直播的动力,他想着以后要是有机会,就发展一下副业。“现在就先好好生活,做好当下的事,充实过好每一天。”
韩毅回到上海上班的第一天早晨,买了个加鸡蛋和烤肠的8元饭团,乘坐公交走10分钟路程抵达公司,沿途路过了熟悉的加油站和斑马线路口。阳光洒在路上,他像往常一样穿过隧道,走上台阶,抵达公司。回到工位,许久未见的同事调侃他,“你火了”,他赶紧开玩笑回答:“别瞎说了,工作吧你。”
下班回家后,他和家人聊天、刷视频,兴起时便拿起真正的麦克风,拍对口型模仿秀。玩到差不多12点左右就睡觉,沉沉地进入梦乡。
而西安也用一个月的时间打完抗疫战,解封后,有理发师一天就接待百名顾客,有商场涌入大量市民,结账队伍排了多列,数十米长。大家顺利复工复产,日子显现出往日的喧闹。
2022春节如期而至,西安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烟火气重新回归,大唐不夜城华灯璀璨,游客和居民们纷纷结伴游园、聚会,喜庆的年味儿又恢复如常。
这都是被想念的、平凡的一天。
一个叫We的工作室出品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作者:小诗
编辑:裴大哥 | 丑橘
图片:申城韩少(快手ID:HYAZX1314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