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拍照,能超过单反?
标题乍一看,很离谱对吧?
(没个十年脑溢血问不出这种问题)
但如果换个角度:
手机&单反,是核心与侧重点不同的“两条赛道”呢?
先抛观点:
单反核心是传感器&镜头
而手机拍照核心是,算法
相机(含单反)演进史较久,以我有限学识,只了解从东蔡西蔡,到美能达宾得,再到以佳能尼康为主的单反(没有瞧不起索尼老A的意思)
而今天,索尼领衔的各品牌“微单”“专微”也渐成趋势
尽管单反体积变小成为无反,但拍照仍以全画幅甚至中画幅的超大底+各种焦段的长枪短炮为核心——当然专业后期能力必不可少(Fuji微单或许可以直出?),本质上单反超强硬件基础还是绝对核心。
拼硬件,手机望尘莫及,内部寸土寸金狭小空间如何装下35mm全幅传感器和50mm的7G镜头?
相机镜头体积对比手机
所以,现在手机拍照拼的只能是,算法
在三星S和Note系列占统治地位的我国早期安卓市场,三星旗舰以拍照颜色艳丽、饱和度极高、讨人眼球著称。
与同期iOS旗舰的黯淡、低饱和风格不同,三星手机拍得照片,似乎更受人喜爱。
从17、18年开始,时代极速变幻。
华为算是国产厂商中,很早研究拍照算法的品牌。
华为与徕卡合作,不仅带来老牌相机品牌背书,更是算法与色彩的突破。浓郁却不妖艳的徕卡色彩让华为的拍照极具特点,而算法进步也集中体现在一些有趣的拍照功能——例如AI月亮等。

除了华为,vivo在手机拍照领域进步巨大。
vivo早期拍照算法类似三星,饱和度高,尤其是蓝色非常艳丽。
Xplay6开机界面“Camera&Music”让我印象深刻,它拍得照片总体明艳,讨好眼球,但有时被批“不真实”。
之后vivo拉来卡尔蔡司一起搞机,蔡司在软件方面提供蔡司色彩,还以软件算法模拟出蔡司著名的“旋转焦外”效果。
再加上vivo出色的人像算法和独步天下的前置美颜算法,让vivo能够比肩华为,真正成为国产手机影像两大巨头。

当然,vivo潜望镜头素质低,白天可以靠算法优化整体观感,弥补硬件不足,但夜晚直接GG。
简单来说
1.单反牢牢占据专业拍照领域,手机拍照在这一领域无法比拟。不过单反缺点是镜头成本太高,还需要具备后期能力。
2.手机拍照以算法为核心,开辟出全新“手机影像赛道”,这个赛道门槛低、成本低,相较于动辄一两万的单反,四五千的旗舰手机能够拥有“旋转焦外”“AI月亮”“超级夜景”“360度全景”以及几十种不同效果,而这一切,都是算法带来的。
总结:
同一个影像世界、不相交的两条平行线
单反以超强硬件和高专业度,为影像提供无止境的上限
手机算法以AI和极多功能,逐步拉高手机影像的下限
(仅代表个人观点 如有错误 欢迎指正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