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三大电信运营商相继发布了新业务“5G新通话”。从口号上,中国移动“5G新通话,预见新未来”,中国联通“5G新通信,开启新未来”,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共启通话新时代”,可见三大电信运营商对“5G新通话(信)”的重视。



中国信息经济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国际电信协会(ITS)常务理事吕廷杰指出,5G新通信业务是移动通信应用的创新之举,相比5G传统基于微信等软件的视频通话,5G新通信不仅在通话清晰度有大幅提高,更多的是可以在视频上承载更多应用,因此,5G新通信更像是一个平台级的解决方案,重构生态是重点。
中国联通还展示了“5G新通信”八大应用场景:高清视频会议、5G视频名片、AI秘书、5G视频客服、AI语音识别、远程协作、屏幕共享和5G XR通话。

中国联通认为,5G新通信,可为用户带来语音与视频一体、现实与虚拟互动、通信与AI融合的全新体验。
大量的名词托起了未来“5G新通信”。可以看出,中国联通用“5G新通信”,而不是“5G新通话”,背景是中国联通认为,“5G新通信”的应用场景远超通话或视频通话这一基本功能。
基于移动网络的视频通话服务,确实可以衍生出众多的应用场景,远远不止八种。但一个新业务,最重要的不是,把自己吹的”神乎其神“,把听众、观众搞晕,而是先让用户用起来,把用户规模做大,然后再不断叠加,以丰富功能。
这是互联网服务的基本做法。十年前微博刚推出时,仅支持140字的文字,然后逐渐增加了超链、表情、图片、视频、游戏、群、时间链、新进展官方提示,图片也从支持1张到”九宫格“到18张。这些变化,微博高层早知道吗?当然不知道,但只要有了足够多的用户,不断挖掘用户需求,不断试错,最终成了现在的样子。
微信也一样,从简单的对话,到群、朋友圈,从文字到图片、视频支持,从聊天到公众号、服务号、视频号、直播、小程序、小游戏…… 抖音、美团也类似。一大特点是,先确定基本功能吸引到足够多的初始用户,然后在用户需求推动下,不断改进,不断延伸服务,用户无形中成了产品进步重要的推动力量。
随着通信技术进步,传统的“通话”、“短信”也必须大刀阔斧地演进,迎合5G网络对富媒体的强大支持能力,三大电信运营商顺势推出了“5G消息”、“5G新通话”。但它们不是为了杀掉传统的“短信”、“通话”,而是让用户体会到全新的“短信”、“通话”,从而“爱上”新的通话方式、信息沟通方式。
有了5G加持,未来的“5G消息”、“5G新通话”会非常强大,但最基础的、也是最重要的是基本功能的升级,拨号时点视频按钮即可启动超清视频电话,“拨号即可见,通话面对面”,“爱,让你听见,也让你看见”,拨号即可见面。


目前三大运营商的5G应用、5G通话、5G消息,在宣传中,都或多或少存在类似的问题,5G牌照发放前,就在宣传有5G有八大或十大杀手应用,现在杀死了谁?反倒“5G无用论”的声音一直很高。很多应用一直是有前景的,但吹得“神乎其神”,把用户搞晕了,反倒影响了用户体验,拖慢了推广步伐。
例如“5G新通话”,完全可以从1做起,先推高清视频通话、运营商自己的客服电话推出视频坐席,让大量用户看到、用起来,也让一些企业看到,需求就会推动越来越多的场景出现。
再例如,电信运营商推“来电名片”,就是你给他人拨打电话时,对手在接听电话前就可以看到一个“名片”,这是经过运营商认证背书的电话号码打来的,是可信的。这个业务需求量实际是很大的,但推广起来并不容易。其实,现在就有一个非常好的场景。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流调电话对很多人来说,是陌生电话,如果运营商为其开通“来电名片”,用户就知道,这是真的,可放心接听。这多好的一个案例,运营商在开始提供服务时,就应该借助运营商的渠道多方位进行宣传,包括用运营商客服号发送“公益短信”。用户知道了“流调电话”,也知道了“来电名片”的功能,有需求的企业自己会找到运营商。

5G时代了,也进入了后移动互联网时代,电信运营商应该学会,像互联网公司公司那样推广,那样边商用,边优化,边完善,从一点突破,逐渐发展壮大。到美团APP首页看一下,这早已不是刚推出时的那个美团了。
发布于 辽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