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鱼进化而来的?伯明翰大学与中国研究团队有新发现!
鲨鱼,或者说类似鲨鱼的有颌鱼
最早出现在什么时候?
最早的牙出现在什么时候?
出于何种动物?
伯明翰大学与中国研究团队
在近期有了突破性新发现
一起来看看吧!👇🏻
<人类与鱼的联系>
研究表明,从鱼到人的演化从最早的无颌类演化变成有颌类、肉鳍鱼类,之后登上陆地变成两栖类和哺乳动物,再演化成人类,推测过程长达5亿年左右。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朱敏院士表示:“根据人类的一些解剖学结构,比如我们的眼睛、鼻子、嘴巴,包括下巴和上颌,都可以追溯到鱼类身上。”
伯明翰大学与中国科研团队揭示了有颌鱼的起源与早期演化的重要信息,是“从鱼到人“的研究领域中的重要突破。
<研究新发现>
近日,中科院朱敏院士团队(包括曲靖师范学院)在贵州的岩石样本中发现了一些全新物种的牙齿化石,这些化石表明类似鲨鱼的远古鱼类——“有颌鱼”首次出现在地球上的时间比我们认为的要更早——可追溯至在4.39亿年前的奥陶纪末期或志留纪初期,比之前的推测早了约1400万年。
此前,最早被确认的有颌鱼生活在4.24亿年前的上志留纪时代,其中包括盾皮鱼(一种身披骨甲的鱼类)和肉鳍鱼(一种鱼鳍中有一个中轴骨的鱼类),这两种鱼的化石出土于中国和越南。
而最新发现的化石样本是由英国伯明翰大学、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和曲靖师范学院的研究人员共同研究的。研究团队在出土的化石样本中发现了许多远古鱼类的鳞片,也找到了一些长1.5毫米到2.5毫米的鱼类牙齿化石。
相关研究已于2022年9月28日发表于《自然》杂志,并刊登封面。
图片来源:《自然》杂志封面
<与中国科研团队强强联合>
伯明翰大学副教授、本次论文的合著者Ivan Sansom说:“截止到目前,我们已经从化石鳞片中获得了部分线索,可以证明有颌鱼的进化发生在更早的时候,但还没有发现足够多的牙齿化石或鳍刺化石能够进一步确定进化发生的具体时间。”他解释说:“鳞片化石的数量众多,所以相对容易挖掘,但是牙齿要稀少得多,我们与中国的同事们达成了紧密合作,扩大筛选的规模和速度,使筛选工作更加高效。”
在已找到的牙齿化石中,有大约20颗牙齿来自同一物种,根据牙齿的排列和形状,研究团队确定它们可能来自一种下颌边缘呈拱形、牙齿排列偏移的鱼类,与早期的鲨鱼牙齿分布情况类似。该团队使用了包括CT扫描在内的一系列技术来确定这一物种生活的时期,初步肯定为志留纪早期,是人类目前发现的最早的有颌鱼类。
科学家们把这种新物种命名为双列黔齿鱼(Qianodus duplicis),“黔”标志着该物种的化石在贵州出土,“odus”在希腊语中是牙齿的意思,而“duplici”即意为“double”,指成对排列的牙齿。4.39亿年前双列黔齿鱼的齿旋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古老的有颌类牙齿,将牙齿的最早化石证据前推了1400万年。
双列黔齿鱼
图片来源:Heming Zhang
此外,研究团队还发现了与“鳍棘”相关的化石元素,鳍棘是位于鱼类鳍前的骨突出物,在今天,我们仍可以在澳大利亚虎鲨身上看到这样的构造。最新发现的化石指向了一种新的史前物种——新塑梵净山鱼(Fanjingshania renovata) ,梵净山是世界自然遗产,种名“renovata”是英语“renewal”的拉丁语化版,意为“新塑”,意指这个物种的膜质骨骼具有再生发育机制。

新塑梵净山鱼
图片来源: Heming Zhang
相关研究也已于2022年9月28日发表于《自然》杂志。迄今为止,全球至少有240多家媒体报道了以上两篇研究,这个突破性发现也在微博上也产生了6.1亿次的浏览量,位居热搜榜首。
“所有早期的‘棘鲨’都在鱼鳍上长有鳍棘这一特征,但此次发掘的化石来自更早的时期。这是人类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类鱼类生物,他们是从一种生活在奥陶纪早期、通常被称为'带尾巴的蛤'的生物演变而来。”
——论文的第一作者、伯明翰大学地理,地球
与环境科学学院校友、荣誉博士后Plamen Andreev
人类从硬骨鱼进化而来,然而软骨鱼(包括鲨鱼)又是在什么时候、为什么从硬骨鱼纲中分离,与人类分道扬镳,选择永远留在水中的呢?这一切的迷题都随着奥陶纪的远去掩埋在时间的深渊里。
上述发现很有可能填补人类进化史上的空白区,然而要想确定软骨鱼进化的具体时间,还需要新生代科学家们不断的努力。
伯明翰大学是全球百强高校
也是世界一流的研究机构之一
我们的研究对世界产生了重大影响
想要了解更多伯明翰大学的科研新发现吗?
点击链接进入👉🏻伯大官网👈🏻填写表单
第一时间获取大学的
科研进展和优秀成果吧!
发布于 英国